随着造船业的发展,铁路车辆、锅炉、集装箱、汽车、制罐、冲压已成为应用广泛的成形工艺之一。
根据成形方法和变形温度对锻件进行分类。按成形方法,锻造可分为锻造和冲压;按变形温度,锻造可分为热锻、冷锻、温锻和等温锻造。
热锻是指高于金属再结晶温度的锻造。提高温度可以提高金属的塑性,改善工件内部质量,不易开裂。高温还可以降低金属的变形抗力,减少锻造机械所需的吨位。但热锻工艺多,工件精度差,表面不光滑,锻造容易产生氧化、脱碳和烧损。
冷锻是在低于金属再结晶温度的温度下锻造。一般来说,冷锻是指室温下的锻造,而锻造压力高于常温但不超过再结晶温度的称为温锻。温锻精度高,表面光滑,变形抗力小。
室温冷锻成形的工件形状尺寸精度高,表面光滑,加工工序少,便于自动化生产。许多冷锻和冷冲压零件可以不经切割直接用作零件或产品。但在冷锻过程中,由于金属塑性低,在变形过程中容易开裂,变形阻力大,因此需要大吨位的锻造机械。
等温锻造是在整个成形过程中保持坯料温度恒定。等温锻造是充分利用某些金属在同一温度下的高塑性,或获得特定的组织和性能。等温锻造需要将模具和坯料保持在恒温状态,成本很高。它只用于特殊锻造工艺,如超塑性成形。
锻造可以改变金属组织,改善金属性能。热锻后,对原铸态疏松、气孔、微裂纹等进行压实或焊接;破坏原有枝晶,使晶粒细化;同时改变原有碳化物偏析和不均匀分布,使组织均匀,从而获得内部致密、均匀、细小的组织,综合性能好,锻造可靠。热锻后金属呈纤维状组织,冷锻变形后金属晶体有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