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400-123-5678
您当前的位置: 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  NEWS

新闻中心

行业动态

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一家私募公司是如何消亡的?

发布时间: 2025-02-27 次浏览

  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一家私募公司是如何消亡的?,作者:匹夫老六,原文标题:《我做尽调这些年(十八)-曾经那家私募的消亡》,头图来自:视觉中国

  上一篇内容《死于吃里扒外》写了一下关于投资经理吃里扒外的事,我题目说死于吃里扒外,我可没说谁死于吃里扒外,死的有可能是机构、lp、gp、企业、也可能是投资经理自己,整体来讲受伤害比较大的还是机构和lp。

  写完那篇文章的时候,我就想到多年前我就职的那家私募基金了。我们这些年深度合作过各种类型lp的机构,也见证了他们的鼎盛、衰落、灭亡。但我觉得最有代表性的还是多年前我工作的那家私募,虽然已经过去近10年了,但很多问题放在今天还是共通的。

  我之前说过,我们那家小私募最早的资方也就是lp是高净值人群,就是几个大金主凑的钱,鱼龙混杂,所以我们的风控机制很严格,因为那钱就等于是我们的自有资金,钱没了,会要我们命的。

  拿到今天再看呢?今天那些国资lp呢?是不是必须拿对赌?无限连带责任?最好还有资产兜底?现在还得让你们招商,还得返投,还得迁总部、买固定资产呢吧?

  一个道理,不是国资lp不懂投资,是因为国有资产流失真坐牢。也不是当初的我们不懂投资,是因为给钱整没了,金主真会要我们命。

  我们当时在北四环一个央企写字楼租了300平,有食堂,打工人都知道,能有个央企的食堂是多么幸福的事。

  就是吃吃喝喝,转一转就回来了,很多项目回来也不用写什么尽调报告,也没什么可写的,说是去考察项目,他狗屁没有,一个破山头,我有什么可考察的啊,就是吃喝玩乐呗。

  我之前不是写了我去外地追债,我为啥愿意去啊?因为去外地追债就是等于去外地旅游啊,我追债能追多一会啊?我就一边找人一边转悠玩呗。北京要有事我就回来,没事我就在那多找几天,债追的回来有功劳,追不回来有苦劳,哈哈。

  这些都是大家公认的事,我们都公开讨论去哪哪哪尽调可以去哪哪哪玩,而且大部分项目方多少会安排一些,他巴不得你多玩会呢。

  当时对我们来说这些差旅真的都是小钱,我们也觉得好歹我们也是个投资机构,出门在外怎么也不能太寒酸啊,所以吃住行标准都挺高的。

  当时为了减少大家报销流程,也减少员工垫钱,我们还弄了个企业差旅app,就是不用垫钱,不用报销,也不用开票,直接用那个app下单就行了,吃住行都包涵。

  不过我建议你们慎重用那类软件,一方面是虽有控价,但是整体还是贵,另一方面是高效便利的同时带来的就是虚报太多,根本就控制不住。

  我们虽然看似骄奢,但是人员不多,就十几个人,而且说到底也就是吃喝玩乐,总的算下来没多少成本,我觉得是处于健康阶段的。

  如果一直保持这个状态,不仅不会灭亡,反而会成为一个小而美的优秀机构,但是现实没有让我们这么平淡。

  我们这么幸福的工作了一两年以后,机构迎来了巅峰。我有点记不清楚了,当时应该是在山西拿到了基金销售牌照,然后我们也到了一笔钱,我们要在北京组建自己的销售团队,我们要玩点大的了。

  那会对于小机构来说募资是很困难的,基本全靠合伙人个人资源,我们也不想再被土财主束缚了,我们一直向往那种能向普通人募资的日子,我们也想做一个傲娇的投资人。

  我们原本是在北四环一个央企写字楼租了300平米的办公室,后来我们直接租了一层半,楼下给销售团队用,楼上给后台人员用。

  租完场地,就是装修,买家具,招人。法务、产品经理、投资经理、市场文案、销售团队,该有的配置都要有,而且要快,装修招人是同时进行的。

  但凡做过招聘的都知道,职场应聘蒙事儿的大忽悠太多了。尤其是初期招的都是高管以及各部门的负责人,都是我们老板亲自面试或者自己找的。

  那些年做投资的吧都缺乏企业管理经验,说白了就是缺乏成本管控,和人员管理的经验,而且都多少有点理想主义,再加上当时是真不缺钱。

  而且还有一个情况是,我们是一个没有名气的小机构,我们能给的除了高薪金沙威尼斯,没别的了,所以我们奉行的就是用超高薪吸引优质人才。

  我现在想想都能笑出来,招来的真是啥人都有,我从那会就深刻体会,大家都是赶鸭子上架的草台班子罢了。

  有一个我忘了是啥职位了,可能是副总吧,也不知道什么履历,来了就是副总,5万,人挺好的,除了不懂投资,剩下什么都懂,哈哈。

  书法、算命、弹琴、中医......没事就教我们养生,还在办公室给我们展示手抄金刚经,英文也不错,我们那会产品介绍会都是双语介绍呢,厉害吧,虽然现场并没有外国人,但是为了装逼,必须双语。

  新的行政1.5万,工商证照这块狗屁不懂,更别说基金资质维护这块了,就是买买办公用品,库存也管理不明白,表也做不明白。

  新的人力总监兼行政总监2.8万,我没深接触,但是他不知道公积金网站怎么登录,跟我说以前没弄过,这我倒是能理解,可能以前做领导,不具体操作登陆,但是我觉得这种问题也应该可以自己解决吧,有必要问我么?

  5个产品经理,应该都是3万吧+一些提成奖励啥的,这些人普遍学历不错,人不坏,就是沟通能力差,工作能力差,处于懵懂的理想阶段,感觉就像没上过班的巨婴。

  而且产品经理和投资经理都有一个通病,就是样样都懂一点,但是样样都拿不出手,一聊就是弄一堆专业名词什么abs什么mbo什么ppp,动不动就是发个reits,发个这个发个那个的,就是特别的浮于表面,这个到今天我觉得也是这样。

  你说他们懂财务么?一点点金沙威尼斯,懂法务么?一点点,懂交易结构么?处于套模板阶段,懂产业么?基本就是什么热,聊什么,都是先有观点后找论据,瞎分析。

  所以很多投资经理最后干着干着就感觉自己像个项目中介似的,迎来送往,对接资源。聊到深处,就得带着律师和财务顾问,要不自己应付不了,挺像互联网公司的运营的。

  但是这俩人搞不清楚有限责任公司是依据章程约定管理的,是有区别于股份有限公司的。因为有一次他们拉着我们开了一上午会,讨论怎么解决有项目同股不同权的问题。

  这个问题我在会上没点破,因为有领导在,想给他们留些面子。我也懒得过问法务上的事,我说多了,到时候领导又该让我做了,哈哈。

  我能理解律师各有自己擅长的领域,但是他们应聘做股权投资的私募基金,然后自己不懂章程这个事,就很滑稽。说明他们之前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啊,他但凡做过一个相关业务,都不会不懂章程,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应聘之前不去补习一下相关行业知识。

  我更理解不了,法务这种专业服务,为什么不继续外包,又便宜又专业,自己养两个章程都没做过的律师有什么意义呢?

  以上这些顶多算是高薪低能,就是水平一般般,危害不大,说到底就是薪资成本高了一些,这在我们有钱的时候都可以忽略不计的。

  当时招的销售团队才是我觉得危害更大的,最开始来了几个销售,具体职位我记不住了,应该是一个总监3个副总监。总监5万、副总监3万,这可都是底薪啊,销售都是有高额提成的。

  我对销售团队印象很深,是因为我觉得他们有些过分,因为当时对销售团队的重视,所以给了那个销售总监很大的权利,他基本上就是公司二把手了。

  当时处于办公室刚装修好,人员团队刚开始搭建,加上给了销售总监二把手的权利,所以他开始了无休止的贪腐。

  但他就是要去中关村采购,采购回来了一堆破烂,我虽然不是专业网管,但多少看得出来基础配置,看得出来新款旧款。就差弄几个win98、xp、奔四,回来了,哈哈。

  然后就是各种报销,当时营改增应该是都好几年了,他还拿来一些营业税的票,其实都知道是虚假的有问题的,但是我也没拦着他报销。

  因为我当时已经决定要离职单干了,心早已不在那了,所以无心管他们的破事,当时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不在办公室,好多事也是回去听同事说的。

  我唯一拦下的,就是当时他找了个霍尔果斯的中介,要帮我们避个税,毕竟他们工资都挺高的,而且后期销售团队会有很高额的提成,确实应该研究一下个税的事。

  这个公司金沙威尼斯,他唯一还给面子的就是我了,他可能觉得我是领导比较亲近的人吧,确实我也是为数不多在对接lp的人,也或许是因为我不像其他人一样讨好他吧,毕竟我都要离职了,谁惯着他啊。

  我应该是跟他共同工作了4个月,这4个月月工资5万,加上他的几个手下,月月工资十几万,一个产品都没卖出去,一分钱没有募集来,一分都没有。

  然后满脑子想着怎么贪钱,天天带着他的几个小弟瞎晃悠,一来新员工就给人家开会,跟人家装逼,展示权利,展示潜规则。

  他的本职工作呢,开了几次高净值人群的产品介绍会,让他邀约,邀约来的,一看就是他找的托儿,然后听俩小时挨个领精美礼品。

  你问他募资怎么样了,开始说客户要养,后来就怪产品经理做的ppt有问题,ppt多一个逗号,都是他卖不出去产品的理由,为此开了好几个产品经理了。

  产品经理换来换去,再问他募资怎么样啦?他就开始讲故事,弄个张哥王哥这个那个的,今天限额吧,明天没到期吧,后天借朋友了吧,哈哈哈,太幽默了,生活绝对是高于艺术的。

  这个销售总监呢,据说是平安系的,带来这几个人好像以前也是他团队的,具体是做平安什么产品的,我就不知道了。

  无非就是忽悠说自己手里有很多高净值客户呗,说客户都非常信任他,我不质疑他是平安系的,我也不质疑他有很多高净值客户。

  但是但凡有一丁点脑子的就知道,高净值客户那是信任他么?人家他妈是信任平安这个大招牌啊!他离开了平安,你看看还有一个人愿意买他的产品么?

  我在临走之前,出于情分我是把这个销售总监的问题点破了。因为从哪个逻辑讲,这么下去也不合理,但是领导没信,他认为我俩有矛盾。

  我自己也拿过各式各样的佣金,我独立以后,也在给各式各样的回扣。说实话,好多项目我不给回扣,我都不踏实。

  我自己也拿过一些不该拿的钱,那个销售总监也拿了不该拿的钱,但我为啥指责他呢?是因为他应该带来的价值,没有带来。

  他要是能把产品卖出去,给募来资,我绝对不会说他什么,大家把自己该干的活干好了,市场也好,公司效益也好。那吃点喝点拿点,只要不牺牲质量,不牺牲公司利益真无所谓。

  供应商就是愿意在保质保量,价钱合理的情况下让出一些利润来,谋求未来更长久稳定的合作,我拦得住啊?

  你们记住,如果你有计划离开,选择离开的节点很有讲究,尽量选择他们辉煌的时候走,这样你会少很多麻烦。

  这家私募在我走后的三个月后,应该就开始没落了。毕竟,产品卖不出去,募集不到钱,也没有新的lp,也支撑不了这么大的管理成本,只能走向消亡了。

  1、去选择做了自己能力以外的事。基金销售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干的,有了牌照租出去多好,非要自己搞。

  还有就是办公场地,追求核心地段,装修奢华,这个在10年前,确实是潮流,但是放在今天不合适了,现在更适合追求小而美。

  3、合伙人缺乏管理经验。这个也是通病,做投资的,缺乏创业经验,更缺乏企业管理,成本管控经验。

  所以你就不要搞那么多人啊,增加那么大管理成本干嘛啊,你又玩不转,人少一点,大家专注做好自己的事,不就完了。

  4、募资困难。这个什么时候都一样,各式各样的lp,有各式各样的额外条件,就跟现在这些国资lp一样,要不你就选择别拿,或者你就去拿资源配套更好更宽松的钱。你又没这个竞争力,又没别的募资渠道,只能去拿一些竞争压力小的钱,那当然就要满足人家的要求了。

  5、项目质量太差。这其实不是这家私募的问题,虽然组建销售团队的同时也在疯狂对接FA对接项目,但是我记得应该是没实际投,因为没钱啊,哈哈。

  最后,我不劝大家做个好人,很难定义好坏,我只是希望大家能把眼光放长远一点,算大帐,拿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钱,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,很多人死于自己的远大抱负。

  做事的时候多想一想,这个结果是双赢么?这个代价你受得起么?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让自己错失以后的大好年华。

 
友情链接
(中国)·金沙威尼斯(wns)欢乐娱人城-官方网站-App Store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热线电话:400-123-5678  公司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金沙威尼斯(wns)欢乐娱人城-官方网站
Copyright © 2012-2023 (中国)·金沙威尼斯(wns)欢乐娱人城-官方网站-App Store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  苏ICP备20039544号-1